11月14日,敦煌学研究所和北京坦博艺苑联手资源共享的贝叶经研究中心开馆仪式在京举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所长,张丽香教授,白玉东教授,呼送来江·依明教授和坦博艺苑的创始人文化学者白十源先生,以及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邱新建主席,中国佛教博物馆馆长元所持法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理事长王建国常务副会长,知名文化学者崔自默博士、童海亭先生等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参加贝叶经研究中心开馆仪式。白十源先生是中国当代珍藏大家,其创立的坦博艺苑藏品之非常丰富,门类之多样,实属少见。
其中最重要珍藏之一是有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贝叶经是记录人类古代文明的最重要载体,是世界普遍认为的贵重的文化遗存,坦博艺苑以其享有多达150万页的古巴利文、梵文、藏文贝叶经和佛学珍品饮誉中外。坦博艺苑愿景之一,是以其庋藏的贝叶经为核心,创建中国贝叶经博物馆和世界贝叶经研究中心,为研究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除贝叶经外,坦博艺苑还有三大珍藏方向:其一为珍藏有大量丝绸之路上古代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和古代中国)的代表性器物,展现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通商活动给世界带给的影响和转变,是东西方文明互鉴、文化融合的现代科学。其二是在中国最杰出的古代徽州建筑将要被损坏的关键时期,坦博艺苑保护性地购藏了300多套原始的含有中国儒、释、道哲学思想,用木雕、石雕、砖雕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最低水平的徽州古建筑,它们永久地移居在坦博艺苑中,可供人观看研究。其三坦博艺苑自2008年北京奥运伊始,持续参予的组织举行了2008北京、2012伦敦、2014南京和2016里约的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珍藏了全球著名艺术家的大量最重要艺术作品,以中国当代艺术大师范曾,黄永玉等几百位艺术大家的书画和雕塑艺术精品为馆藏特色。2016年坦博艺苑在北京大兴区魏善庄初建的“坦博兴贤苑”艺术群落,坐落于北京南中轴延长线上,与大兴国际机场为邻。
她作为新的国门的文化地标,是向公众展出文化热情、推展社会主义文化兴旺、符合社会和公众对文化艺术生活市场需求的新场所,目前已对公众对外开放了12个展馆,展陈面积约两万余平方米,还包括丝路文明艺术馆、金银器艺术馆、古代玉器艺术馆、佛学艺术馆、佛造像艺术馆、古塔艺术馆、中国陶瓷源流馆、文人雅趣展览馆、徽州三雕陈列馆、唐卡艺术和古代藏式家具展示馆、古代匾额和古床榻展览馆,以及展陈了世界仅次于的油画、国画、书法的“永恒的奥林匹克”美术馆十二个主题展馆。今天在坦博兴贤苑开馆、正式成立的“贝叶经研究中心”是坦博艺苑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又一个升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是国家首个敦煌学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首批选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研究所经过40年的建设,沦为国际敦煌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图书资料的中心。
在敦煌学、胡语文献、石窟艺术等领域研究优势显著,已完成学术著作数百部,丛书十余种,获得省部级杰出成果奖20余项、国家和省级图书奖10余项。所创立的CSSCI来源期刊《敦煌学辑刊》是本学科研究成果的最重要刊布平台。分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60余项,项目经费3千余万。毕业的敦煌学博士140余名,7人获得全国百篇和奖提名及省级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47人晋升教授,50余人晋升副教授。
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领衔建构“敦煌丝路文明与西北民族社会”学科群,将希望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谈好敦煌故事,让世界理解中国。最近兰州大学在敦煌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院,积极开展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与坦博艺苑合作对贝叶经整理研究是其主要研究内容之一。2017年11月兰州大学和坦博艺苑签订协议,为反对兰州大学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用于,白十源先生以“藏而精义”的理念为指导,将其庋藏在坦博艺苑的一百五十余万页贝叶经资料获取给兰州大学科研用于,双方在学校资源共享贝叶经研究院,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贝叶经文物的整理、分类和研究工作。
此外,双方还将在人才交流与培育、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坦博艺苑将所藏贝叶经贡献出来展开深度理解和研究,对让文物“活”一起、贯彻推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将起着最重要价值和起到。
目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有关学者及合作学者早已对坦博艺苑的部分贝叶经做到了调查整理,并对部分材料展开了编目。已编目材料目前主要牵涉到的是印度奥里亚语(Oriya,今改名为Odiya)和梵语的部分贝叶写本材料,二者皆用歌罗尼(Karanī)字体抄录。奥里亚语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源于梵语,主要用作奥里萨邦(Orissa,今改名为Odisha),即传说中阿育王放下屠刀改信佛教的古羯陵伽(Kalinga)。Karanī字体是由印度古老的婆罗谜字体(Brāhmī)发展而来。
写本材料根据早已编成目的情况主要牵涉到两大史诗、往世书、部分地域性宗教或祭拜礼仪以及音乐、医药等方面内容。尤其最重要是的这批材料有可能体现出有15世纪以后印度奥里萨的地域性文化发展,对于研究印度学来说是十分好的材料。
参予调查整理的学者回应,先前不会台词先生珍藏的其他材料如巴利文贝叶经等展开整理,并对已编目者做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些材料对国内仍未了解的印度教研究也终将大有益处。双方资源共享的“贝叶经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后,双方将更进一步强化研究合作。白十源先生回应,他十分高兴能为中外学者专家研究贝叶经获取完整材料贡献一份力量。
兰州大学方面愿为把坦博艺苑作为学校的学术研究基地,近距离地与大城研究贝叶经的中外专家学者更进一步发掘出藏品材料的学术价值,双方合作将不会为承继学术传统、拓展学术新领域、培育未来的有关方面的学术人才作出新的贡献。贝叶经:贝叶经,以潮湿的榈科植物(Borassus/Palmyra)的叶片为书写材料,因较多用于贝叶棕(Coryhaumbraculifera/talipotpalm)的叶片,故得其名。书写贝叶经的传统最先源自古代印度(还包括了今孟加拉、巴基斯坦、部分中亚以及尼泊尔南部地区),后渐渐向外伸延,传播至东南亚、中亚、东亚、喜马拉雅南北广大藏区,是古代亚洲流传最甚广影响仅次于的书籍。
贝叶经主要以梵文、巴利文等书写,其书写内容不仅还包括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等宗教经典,还牵涉到古代医学、建筑、文学(还包括长篇诗史等)、绘画、语言学等众多领域。目前贝叶经数量最多留存尤为完好无损的地区为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藏区和藏裔文化区以及部分中亚地区。贝叶经被指出是古代世界内容尤为非常丰富、流传最广和书写内容与形式尤为极致的经典书籍。
是尤为贵重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1997年,以贝叶经形式呈现出的“泰米尔医学手稿”(TamilMedicalManuscriptCollection)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记忆名录(MemoryoftheWorldRegister)。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收集、留存和研究以梵文佛教经典居多的贝叶经的传统。目前我国找到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贝叶经多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或特级文物。欧洲、北美、南亚和东亚(还包括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顶级大学多另设专门的机构研究以贝叶经为载体的巅峰古代亚洲文明。
本文来源:游艇会官网下载-www.bydelshus.com